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角的度量)
本文目录一览:
- 1、四年级上册数学课堂课件
- 2、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 3、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分类》课件【三篇】
- 4、小学四年级数学课件:《商不变的规律》
- 5、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1亿有多大》
- 6、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用计算器计算》
四年级上册数学课堂课件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同学们都知道,数学总是离不开计算。为了方便计算,人们发明了很多种计算工具。我们在二年级下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中对计算工具有过简单了解,今天我们继续来认识计算工具。(板书)谁先来说说我们都了解了哪些计算工具?学生介绍计算工具。介绍古代计算工具,拓宽视野。
特别是四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单元的学习为学生继续学习“三角形的高”做好了准备。从学生的思维特点看,虽然四年级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但空间思维能力也有了初步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纳梳理的数学活动经验。
同学们植树,四年级140人,每人植树2棵;五年级120人,每人植树3棵。这两个年级一共植树多少棵? (2)果园里有苹果树48棵,桃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2倍,梨树的棵数比苹果树和桃树的总数多12棵。
下面是 整理的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路程、时间与速度》课件,欢迎阅读与借鉴。 【 篇一】 课程标准: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现实生活或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初步形成模型思想。
【 #课件# 导语】现在很多老师上课都用课件,通过课件教学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学习,更好的了解上课内容,下面是 给大家带来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分类》课件,大家可以看一下,希望对同学们学习数学有所帮助。 【 篇一】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知道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符号是“°”。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同学们都知道,数学总是离不开计算。为了方便计算,人们发明了很多种计算工具。我们在二年级下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中对计算工具有过简单了解,今天我们继续来认识计算工具。(板书)谁先来说说我们都了解了哪些计算工具?学生介绍计算工具。介绍古代计算工具,拓宽视野。
先说一说各题的运算顺序,请四位同学到黑板上来板演,其它同学在自己草稿纸上完成。完成后进行校对,有错误的及时指出。 解决问题。 (1)同学们植树,四年级140人,每人植树2棵;五年级120人,每人植树3棵。
一万一万地数,从九十六万数到一百零三万。巩固练习在计数器上拨数。
把直线外的点A与直线上任意一点连起来你可以画出多少条?A垂直线段最短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可以画无数条线段,在所画的线段中,垂直线段最短。 点到直线的距离。A垂直线段的长度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 #课件# 导语】现在很多老师上课都用课件,通过课件教学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学习,更好的了解上课内容,下面是 给大家带来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分类》课件,大家可以看一下,希望对同学们学习数学有所帮助。 【 篇一】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知道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符号是“°”。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分类》课件【三篇】
那么角二是几个小角呢?试着量一量。(学生演示)这次需要四个小角,有没有比较简便快捷的方法,一下就能量出来呢? (此处,更改为量取四个小角的角,比较麻烦,从而引出半圆量角工具。四个小角的目的让学生知道每个小角的顶点都聚在一个点上,就是半圆量角工具的中心,为后续角的度量打下基础。
使学生知道1直角=90度,1平角=180度,1周角=360度,以及钝角与锐角的读数范围,并能根据角的度数区分这几类角,理解这几类角的关系。经历动态认识各类角的形成过程和角的分类过程,体验从直观到抽象的认知过程和数学中的分类思想。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丰富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回顾旧知 创设情境:出示一组角。 问题:你认识这几个角吗? 预设:锐角、钝角、直角。 追问:你怎样判断是锐角、直角、钝角的? 预设:直角=90度、锐角90度、钝角90度。 问题:你们是拿直角当作标准,比它小的角就是锐角,比它大的角就是钝角。
三角形的定义: 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三角形的分类: 按角分: 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 按边分: 不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
《角的分类》说课稿1 先说教材分析: 《角的分类》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中的第三课时的内容。关于角,学生在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里已有了初步的接触,对于直角已经有了一些了解,但是大多是属于直观的描述。
数学[1](mathematics或maths),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下面是我为你带来的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课件 ,欢迎阅读。
小学四年级数学课件:《商不变的规律》
列举出几组数学算式,说一说商不变的规律。 板书设计: 商不变的规律 ①8÷2=6÷3=2 ②80÷20=24÷12=2 ③800÷200=48÷24=2 8000÷2000=120÷60=2 80……0÷20……0=4 100个0、100个0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小学四年级商不变的规律如下:基本规律:在除法运算中,如果被除数与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那么所得的商的大小是不变的。有余数除法的情况:在有余数的除法运算中,如果被除数与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的大小依然不变,但余数会随之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小学四年级商不变的规律如下:基本规律:在除法运算中,如果被除数与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那么所得的商的大小是不变的。有余数除法中的特殊情况:当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时,如果被除数与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的大小仍然不变,但余数会随之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与除数同乘以或同除以一个数(零除外),商不变。商不变的字母公式:a÷b=(a×c)÷(b×c)=(a÷c)÷(b÷c) (c≠0)。商的其他规律:一个数(0除外),除以一个大于1的数,商小于被除数。一个数(0除外),除以一个小于1的数,商大于被除数。
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1亿有多大》
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可能的情况:把1亿粒大米称一下先称出100粒大米的重量,再除以100,再算出1粒大米的重量,最后乘1亿,算出1亿粒大米的重量。(或用倍比关系算)先称出10克大米,再除以大米的粒数,最后乘1亿,算出1亿粒大米的重量。
师:(拿出一张打印纸)这是一张纸,它很薄,1亿张纸摞在一起呢?猜一猜有多高。 师:大家猜的都不一样,1亿张纸摞在一起到底有多厚?我们从1亿张纸有多厚研究起。
一亿等于100000000,它是由一万个一万构成的。我们从最小的数开始,10是由10个1相加得到的。100则是由10个10相加而成,可以想象成10个苹果装满一篮子。接下来,1000是由10个100组成,相当于10篮苹果,而10000则是100个100,就像100篮苹果。
、1亿是10的8次方,也就是一万个一万。2 、在拿张纸举例说明,一亿张纸重约一吨多。一亿张纸有10000米高,比珠穆朗山还高。3 、就拿常常吃的稻米举个事例。1亿粒稻米约为3吨,够一个人品尝从出生到三十五岁左右右。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用计算器计算》
认识电子计算器,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四则运算 会根据题目特点,有选择性地使用计算器; 让学生经历用计算器探究简单数学规律的过程,从中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推理的能力; 能初步体会:计算器只是一种计算工具,人脑与之相比,有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5。
世纪70年代,人们发明了电子计算器,生活中开始用计算器来进行计算,只要输入题目,计算器就会显示结果,运算过程自动完成。这样非常简便快捷。我们就来学习用计算器计算。(板书:计算器)介绍功能键:大家也许会发现有很多种计算器。这是因为根据各种不同的需要,有不同的计算器。
学具:每个学生自备一个计算器。教具:多媒体课件、计算器、视频展示台等。教学过程:师生对话,引出新知识 通过提问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的题目,引出当遇到较大或较复杂的计算时,可以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询问学生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看过或使用过计算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使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 使用计算器的方法 课件出示计算题,让学生尝试使用计算器解决。 实践操作 教师指导学生如何正确操作计算器,解答计算题。【设计意图:通过实践让学生掌握使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的方法,同时解决按错键的问题。
①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②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要使用计算器计算标准差,首先需要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打开计算器,确保它处于开启状态。 进入模式设置,通常这一步会切换到统计或数学模式,找到并点击Mode键。 在模式菜单中,找到或选择标准差相关的选项,这可能表示数字2或与统计计算相关的功能。点击数字2进入标准差计算模式。
ZBLOG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