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观察物体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本文目录一览:
- 1、四年级数学《秋游》教案
- 2、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 3、数学四年级上册优秀教案
- 4、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 5、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一亿有多大》教案及教学反思
- 6、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图形的旋转》教案
四年级数学《秋游》教案
1、知识与技能:会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调商)、商一位数的除法。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小组交流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调商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试商、调商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挑战性和乐趣。【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试商的方法。【教学难点】提高正确试商的准确率。
2、四年级数学《秋游》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调商)、商一位数的除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小组交流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调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试商、调商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挑战性和乐趣。
3、从工具性和情感性相统一的角度分析教材。《秋游景山》是第七册第四单元重点课文,记叙了“我们”秋游景山时所看到的美丽的景色,全文技游览顺序可分为两段。先写走进公园看到的美丽景色,接着写来到果园,看到果实累累;秋色迷人,最后登上万春亭,举目远眺,北京城尽收眼底。
4、能从具体的情境中获取信息,发现问题。经历探索连减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笔算连减竖式的方法,并能够准确地进行计算。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重点难点 掌握笔算连减竖式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 情景出示。
5、四年级上册的数学秋游主要是学除数不是整数的除法。除数不是整数的除法法则有: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整数除法高位起。除数一位看一位。一位不够看二位,除到哪位商哪位。余数要比除数小,不够商一零占位。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整数除法高位起。除数两位看两位。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教学目标 理解多位数读法:学生能够理解多位数的读法,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正确读出多位数,并掌握多位数读数的规律。认识亿以上数的意义:结合现实素材,使学生认识到亿以上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要点如下:教学目标: 学生应理解并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即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非零数,等式仍然成立。 学生应学会运用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教学重点: 学生学会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方程问题。
教学难点:学生应理解等式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的性质,并能准确地应用这些性质。教学活动:活动一:创设情境,建立模型。通过天平游戏,学生直观地理解等式的平衡性质。游戏包括:等量砝码的平衡、等量增加或减少、等量交换等,引导学生用等式表示游戏过程,从而发现等式的性质。活动二:解释运用:解方程。
一开始上课时,同学们读的万以内的数都是由几个数字排成一横行,也就是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顺序排列起来,各个数字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如3876,是由3个千,8个百,7个十和 6个一组成的。
数学四年级上册优秀教案
1、数学四年级上册优秀教案1 教学目标 通过介绍数的产生,给学生建立自然数的概念,并了解自然数的一些性质和特点。 通过探索、思考、总结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到数的产生过程中去。 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数的产生、发展的历史。 难点:罗马数字的特点。
2、【 #教案# 导语】《一亿有多大》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学习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大数的认识”后的一节实践与综合应用课。 无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教学目标: 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从不同角度对1亿进行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
3、知识与技能:会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调商)、商一位数的除法。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小组交流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调商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试商、调商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挑战性和乐趣。【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试商的方法。
4、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教学目标 理解多位数读法:学生能够理解多位数的读法,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正确读出多位数,并掌握多位数读数的规律。认识亿以上数的意义:结合现实素材,使学生认识到亿以上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1、一开始上课时,同学们读的万以内的数都是由几个数字排成一横行,也就是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顺序排列起来,各个数字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如3876,是由3个千,8个百,7个十和 6个一组成的。6个一是在右边第一位,就是个位;7个十在右边第二位,就是十位;8个百在右边第三位,就是百位;3个千是在右边第四位,就是千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都叫做数位。
2、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教学目标 理解多位数读法:学生能够理解多位数的读法,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正确读出多位数,并掌握多位数读数的规律。认识亿以上数的意义:结合现实素材,使学生认识到亿以上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3、活动三:建立模型。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理解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非零数的性质,并应用此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品数量、解决简单数学问题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能够理解和掌握等式的性质,还能将这些知识应用到解方程和解决实际问题中,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要点如下:教学目标: 学生应理解并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即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非零数,等式仍然成立。 学生应学会运用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教学重点: 学生学会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方程问题。
5、教材分析 :这是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从万以内数的认识到亿以内数、亿以上数的认识,是学生数概念的又一次扩充。但由于1亿这个数太大,学生很难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一亿有多大》教案及教学反思
活动引入: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中国大约有多少人吗?那么你知道一亿有多大吗?板书课题:一亿有多大。在黑板上写出100000000和1亿。后引导学生从数的组成理解1亿的大小:由1个亿组成的、由10个千万组成的、由100个百万组成的、由1000个十万组成的、由10000个万组成……由100000000个一组成的。
1亿个硬币有多重 活动方案及步骤: 各小组根据主题进行实践活动,并及时记录好活动中统计的数据,在记录单上完成相应的分析。 各小组汇报活动结果,教师根据汇报的情况帮学生建立实体模型,感知1亿有多大。交流推广: 小组汇报,教师根据汇报的情况帮学生建立实体模型,感知1亿有多大。
师:大家猜的都不一样,1亿张纸摞在一起到底有多厚?我们从1亿张纸有多厚研究起。 (二)确定研究方案局部推算整体 师:要想研究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厚,是否真的要找出1亿张纸摞起来直接进行测量?不能直接测量怎么办?(可以先测量一部分纸的厚度,再算出1亿张纸的厚度。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图形的旋转》教案
1、如“图形的旋转”活动(教材第54页),教材中展示的两幅美丽的图案是由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而得到的。教学中,可以准备四张画着同一图案的纸,然后逐张围绕某一点进行旋转,旋转90°后,贴上一张纸,再旋转90°,再贴上一张纸,直至形成一个完整的图案。在旋转的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观察并思考:图案发生了哪些变化,是绕着哪一点旋转的。
2、教案一:本教案通过让学生观察钟表和风车等实例,来理解旋转的特征,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在课堂上,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学生可以学会如何描述旋转现象。
3、教案一强调通过观察钟表和风车的旋转,让学生理解旋转的特征,重点在于理解旋转中心、方向和角度。课堂上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描述旋转现象的技巧。 第二个教案以生活实例引入,让学生初步区分平移和旋转,然后通过操作活动加深理解,画出旋转后的图形,目标是培养空间观念和操作能力。
4、本单元教学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相关内容,例1教学认识图形的平移、在方格纸上将图形平移;例2认识图形的旋转;例3在方格纸上将图形旋转90°;例4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例5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5、教案六:图形的综合运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综合运用平移、旋转、轴对称、中心对称和缩放等图形运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和小组合作,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6、进一步认识图形旋转,探索它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将简单的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初步学会运用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欣赏图形的旋转变换创造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ZBLOG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